2011年4月26日 星期二

20110418台灣心農情-棄業尋夢 買買氏為農發聲

20年心血 培育山中奇珍猴頭菇

敢吃嗎?世界最辣「毒蠍辣椒」一吃嗆暈

中天新聞》如果你愛吃辣而且還敢吃超辣「朝天椒」,那這種比朝天椒還辣上「整整5倍」的辣椒,恐怕真的超出你想像!這辣椒叫「千里達毒蠍辣椒」,比現在金氏世界紀錄的辣椒­王辣度還高,據說不但吃了之後頭暈,20分鐘無法走路,甚至採收時還必須帶防毒面具、防護衣和手套,以免被辣到受傷!



改變百科面貌的 Qwiki

改變百科面貌的 Qwiki

轉貼文章
最近有一件事想不明白。
現在可以說是電子出版品的戰國時代,遠因如實體紙本出版品(尤其是報紙)的業績連年下滑、電子閱讀器如 Kindle、 iPad 的問世,近因是 Wired 雜誌跟 Flipboard 這樣的社交閱讀軟體出現…。我們可以看到,大家都在探索新的營利機會是什麼。
可是我們對於電子出版品的定位是什麼呢?
在 App Store 眾多的軟體裡面,有一些軟體很明顯就是原本紙本出版品的移植作,大概就是把同樣的文字換到不同載具上展示,然後加上一些觸控換頁、偶爾出現影音廣告等等。
不是不好,只是還是有些地方怪怪的。
想一個例子:百科全書。講到百科全書,大家腦袋裡想到的應該就是大英百科全書或維基百科這樣的形式,所以…請想像一下,如果你要做百科全書的電子版,你會做成什麼樣?
等等,如果你想的是 “把百科全書的文字悉數搬到 iPad 上” ,那你可能就錯過了什麼。

你可能沒看過這樣的百科:Qwiki

Qwiki 是一個這禮拜新出的 App ,(其實他網頁版已經出了一段時間了,但是本週才推出 iPad 版),來看看他們是怎麼做的:

我自己在 iPad 上使用 Qwiki 的感想是:我記憶中的百科全書,從來沒有把各種媒體素材如此恰到好處地整合在一起過,也恐也沒這麼親切易讀過。
其實 Wikipedia 的資料都在網路上很容易取得,但 Qwiki 特別的一點是,它將文字配上語音、把地圖配上拉近特效,以自動化的方式,把每一則硬梆梆的維基條目,變成一個有影片、有動畫的介紹影片。
概念很簡單,但是把玩 Qwiki 的過程中,我覺得開發團隊設計的許多細節,蠻值得玩味的。

多媒體資源的掌控、編輯能力

Qwiki 的內容是全自動的--它擷取 Wikipedia 的文字、地點等資料,彙整成變成一段影片。影片呈現的效過第一眼看起來是驚人的流暢,完全不會讓你覺得是自動編排出來的。如果沒有人工智慧幫忙,每個影片要用”工人智慧”編排生出來,那還真不知道要做到何年何月才行。
不過既然它是用人工智慧排出來的,它的限制是:影片播放形式也就大概固定是那樣,看久有一點膩,而且自動抓取的內容偶爾還是會錯。這點對於百科形式的 App 來說或許還好,不過今天若這是新聞或雜誌類的 App ,要達到更好的效果,就一定需要編輯進去調整、客製化了--
所以,在出版者的編輯工具上,提供了什麼樣的功能,讓編輯能更快組合各種多媒體素材、配合機器自動抓回的內容,在短時間內整合出更棒的體驗,會是出版品下個階段的重點。
(台灣我想大概可能只有蘋果動新聞能有這樣的能力吧…)
所以 Qwiki 對我來說,它突顯了一件事:在平板的平台上,出版者對多媒體素材編輯的掌控能力必須要更強才行,最好是重新思考整個設計流程。目前狀況是,許多 App 其實仍像是傳統媒介的移植版,雜誌作的 App 看來就是紙本搬過來、CNN 作的 App 則如網頁版移植(一堆影片塞在一起,廣告板位很大,然後竟然沒有搜尋框),雖然照樣可以運作,但是流暢度差強人意。

以地點為索引


進入 Qwiki 的首頁,看到的是一個大大的 ” Qwiki of the day “,然後右邊是 “Explore 所在位置”、” Popular Near Me”、”Popular Locations”。有意思地方在於,我好像沒見過百科全書是以位置來當索引的--非常好用,我第一次注意到附近的捷運站都有維基條目,這個功能在旅行外地的時候會更實用。
當然,這跟載具能力有關係,以往的紙本甚或桌上型電腦,都不具備地點偵測能力。不過這也代表,在智慧型手機與平板大行其道的現在,有更多的可能性出現。

它是報紙?雜誌?百科?

Qwiki 雖然被我稱作百科,但在我閱讀的體驗上,它實在很難以傳統的形式區分--它沒有明確的更新頻率,如果以 Wikipedia 條目的更新速度來看,它可能每分每秒都在更新。若說他是雜誌,那它豐富的資料庫查詢功能,又只是以往百科才會提供的功能。
但其實又何必以過去紙媒的定義去分類它呢?
雜誌的本質,並不是用紙或用任何媒介來呈現內容,把內容定期賣給讀者,而是對於某種興趣的經營。這句話不是我說的,而是在我初入出版這行時,在某個訓練的場合時聽到詹宏志先生說的。很多雜誌社在實體世界領域把這句話發揮得淋漓盡致,像財經雜誌會找管理大師來演講、旅遊雜誌會和旅行社合推特色旅行團、電腦雜誌會找來專家和廠商 demo 最新技術或產品,等等等。
同樣的道理套上 iPad,誰説電子雜誌只能把內容拿來重組加料,然後很久很久才出一次呢?雜誌社出的 iPad Apps 可不可以是結合其品牌、目標讀者和某種興趣的綜合入口,因著該種興趣的特殊性,用各種可能的方式,整合各種最新訊息和資源,以最快的速度提供給讀者,讓讀 者每次打開,都能看到最新的興趣相關訊息呢?
– Tenz 我理想中的 iPad 電子雜誌
iPad 的出現,事實上意味著一種新的出版形式的出現,它可以連網路、播影片、打電話、甚至 iPad 2 還有鏡頭可以攝錄影搞 Augmented Reality。如果還是卡在把原本出版品”移植”到 iPad 的思維,可能可以說… 一開始在起跑點上就輸了。

從東西方差異看台灣學生的實作能力

轉貼文章

從東西方差異看台灣學生的實作能力



Image from createYU
前一篇文章 “我看李家同的是與非” 我主張, 台灣學生實作能力的喪失跟論文體制沒有絕對的因果關係, 這一篇文章我想來分享自己對這方面的看法, 由於我是念電腦科學的, 所以討論著重在自己熟悉的領域, 歡迎讀者也對自己熟悉的領域提出看法. 這不是一篇要教大家寫程式或培養強大實作能力的文章, 純粹是分享自己觀察到的一些心得, 從比較軟性的觀點出發. 如果想要學習程式設計的心法, 推薦大家可以閱讀程式設計高人 vgod 寫的一系列 “追求神乎其技的程式設計之道“, 我自己對於種種技術實在沒什麼內行, 就不在這篇文章現醜說大話了.
東方和西方的學生, 是完全不一樣的
在美國讀過幾年書, 帶給我最重要的不是學術知識的衝擊, 而是文化的洗禮. 我的觀察, 就是從西方的學生開始.
台灣的大學生過得很快樂, 熬過了中學時代沒日沒夜地 K 書, 上了大學終於可以把發條調鬆一點了; 西方的學生正好相反, 中學時玩得有夠爽, 上了大學, 發條就得上緊了. 日後決定性的差異, 就從這邊開始. 我在美國念研究所的時候, 每個學期修三門課, 不多不少剛剛好. 修四門課表示你有種, 修五門課, 表示你不要命了.
因為每一門課都很重. 作業很難寫, project 很大很難做, 考試的題目靈活, 沒什麼選擇填充題讓你投機. 抄作業或是抄 project, 被抓到輕則社區服務, 重則死當記過退學, 更不用說考試作弊.
台灣比較不一樣, 作業可以抄, project 可以交屍體給助教, 考試有很多考古題可以背. 真的被當了, 還可以去敲教授的門. 要過關, 實在不是難事.
老美不吃你這一套
平常上課氣氛一片和諧, 等到要交東西的時候, 一翻兩瞪眼, 有就是有, 沒有就是沒有.
台灣的老師對學生是很好的, 講人情, 留情面. 老美講求實用主義, 你可以說他現實, 但是你不能不知道, 人家的頂尖大學, 是這樣子在訓練學生的.
除此之外, 美國大學生皮繃很緊還有一個原因: 他們大部分人的學費是自己付的
無論是獎學金, 貸款, 打工也好, 他們大部分的父母讓他們比東方的孩子更早學習獨立, 上大學就是成年人, 學費自己去賺, 有沒有辦法念下去完全看自己. 東方正好相反, 大部分的人, 學費是父母給的. 這與東方人喜歡把財產積蓄留給子女是一樣的現象; 我們常常看到西方人把自己的身家大部分都捐出來, 留給子女很少的財產或是完全沒有, 老子賺的錢老子我自己用, 你賺的錢也不用拿回來孝敬我.
所以文化不同, 也造成了東西方學生上大學之後, 心態有明顯的差異
我似乎還沒有談到實作能力, 那是因為答案已經很明顯, 西方學生的實作能力, 早在大學四年教育時, 一個接一個紮實的 project 裡面養成了. 所以我認為, 實作能力跟論文體制毫無關係, 這些西方頂尖大學的學生, 還沒開始作研究就已經有很強的實作能力了, 跟論文無關. 在我的觀察, 反倒是跟教育制度和社會文化的關係很大. 西方好大學的學生在大學畢業後直接投入職場的比例比台灣高, 直升研究所比例較低, 因為他們大學畢業之後, 已經是一批可用之人, 獨立性和實作能力相當成熟. 很多人選擇投入職場累積更多經驗之後, 再回研究所累積更多專業. 東方的學生呢? 大家可以問問看自己.
所以, 如果真的有 “獨尊論文” 或是 “論文型老師或學生” 這些現象, 那是果, 不是因
東方學生唸書是一條龍念上去, 念到沒辦法往上念了才出社會, 如果大學沒有累積一定的實作能力, 他們的論文自然會往理論的方向去靠, 形成了理論很強, 實作偏弱的現象.
所以我認為, 教育和文化才是主因, 至於論文體制的問題和獨尊有 SCI 點數論文的現象, 這些都是文化現象. (在台灣, 升遷的阻力最小路徑是論文期刊的點數, 而在東方社會, 尤其是台灣, 對於文憑又很在意. 因此, 對於那些想要升遷的人, 也是走阻力最小路徑, 他們拿文憑不是想要做研究, 而是在升遷的點數上面,可以有加分.)
所以論文體制或許有問題, 但跟實作能力卻無相干, 而是另外一個問題. 所以從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來看, 我認為實作能力真正的關鍵在於大學教育制度和文化.
(特別感謝 Mr. Monday 對於本篇文章中論文體制部分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