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7日 星期一

守墨‧規成

守墨‧規成


蛇(代表 蔣友柏):

有一位帶了兩年的小朋友用很醜的方式離開了。
理由是要找自己,要學會誠實的面對自己。
他,是一個台大的好學生,很會「讀書」,很習慣「上課」。
但一直,不適應壞學生的市場哲學。
一直,墨守成規的想要贏得pat on the back
他不了解的是:
『所有的外在,都是建構在內在外;
  所有的內在,都是架構在韻底上』
這,是好學生學不會的,是好學校不會教的。
他們不敢提,有些事,在不對的時間裡,不會了解:
『活的愈老,愈了解傳世文化的內涵;
   做得愈多,愈知道行事原則的價值。』
有一定的經驗後,才能把墨守成規,轉換成守墨規成。

果(代表 姚仁祿)

有位朋友,曾經很傳神的形容我,是「叛逆的乖小孩」。
他形容的沒錯,我的性格裡,「叛逆」與「乖」是同時並存的....看來似乎矛盾,其實沒有,是並存。
沒有乖,不能守老規矩;
沒有叛逆,不能創立新規矩。
畢卡索的藍色時代,展現了「乖」;
讓他對古典素描的老規矩,能充分掌握,是「守墨」。
畢卡索的立體派時代,展現了「叛逆」,
讓他保有古典的基礎,卻脫下古典的外套,開了新的藝術之門,是「規成」。


蛇:


絕了,我也有個朋友形容我為:『較聽話的叛逆小孩』。
但我不喜歡聽話所影射的感覺,所以故意的放大性格裡的叛逆。
 
過去,我墨守的接受所有的「教導」:
吃飯不能講話,下雨不能撐傘,書要讀的好….卻只學會了聽話,而不敢講話。
直到悟出:所有的教導只是在引導良心,為正行鋪路,
進而以價值守墨(自己的誠實)
 
過去,我成規的為了叛逆而叛逆,
自動的反對一切看不順眼、不方便、與感覺不好的規矩。
卻只得到一場空,空的不知所措。
直到接受:所有的規矩只是在保護生活,為自我鋪成,進而以無懼規成(誠實的自己)。
所以,如果有幸在地獄碰到畢卡索,應該能聊上幾句。



蘋果:


沒有堅實的基本動作訓練(守墨),在任何行業,都成不了氣候....

打籃球如此,交響樂隊如此,木工如此,廚師如此,教師如此,藝術家也不例外。

Steve Jobs
這兩句話,多少傳遞了這個意思:

1)      It's rare that you see an artist in his 30s or 40s able to really contribute something amazing.
2)      It comes from saying no to 1,000 things to make sure we don't get on the wrong track or try to do too much.
但是,沒有堅定的重新定義(規成),完成任何事,也都只是普通而已....
Jobs
這兩句話,也值得參考:

1)      Innovation distinguishes between leader and follower.
2)    Here's to the crazy onesthe misfitsthe rebelsthe troublemakersthe round pegs in the square holes... the ones who see things differently -- they're not fond of rules... You can quote themdisagree with themglorify or vilify thembut the only thing you can't do is ignore them because they change things... they push the human race forwardand while some may see them as the crazy oneswe see geniusbecause the ones who are crazy enough to think that they can change the worldare the ones who do.
叛逆,不是壞事;沒有功夫,卻想叛逆,也成不了事。


蛇:


到現在,還是有很多人質疑我的基本動作不夠紮實。
所以我不斷的寫作、寫提案、想概念、 學設計,吸收再吸收,磨鍊再磨鍊….
也因為有這一些人, 所以我的叛逆愈來愈像一回事。
到現在,還看到很多檯面上的人,連花工夫去了解事情的真相都不願意,
所以不斷的毒害聽話的乖小孩,讓他們只習慣墨守成規,
也因為有這一些乖小孩,所以我的特質才愈來愈有價值。
到現在,我自己都還質疑,是不是過的了50歲的大關?
所以不斷的趕進度,希望可以帶出一群知道自己價值、
會看事情本質、勇於質疑、擅於改念的同志們,
讓台灣的社會變的好玩些,讓過去的固定式淘汰的快一點,
以守墨規成,推翻墨守成規。



蘋果:


去大愛電視服務時,電視製作與經營,全然陌生。
然而,為了負起責任,我依循著以下三句話,快速累積基本功:
前兩句,是 上人交代的話:
1
)不要說你懂(記得Steve Jobs在史丹佛演講的結語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嗎?同樣意思)
2
)用心就是專業。
後一句,是我多年的座右銘:
3
)天道酬勤。
無論我們多有經驗,對基本功,都應永遠的飢渴,都應永遠不懂....
因為,世界,變化快速。



蛇:


體驗過太多次的翻臉不認人,所以開始注重基本功。
至少,到絕路時,還有一些可以提供價值的本事。
我的飢渴是為了保護自己,
我的不懂是為了進化自己。
因為,不止世界變化快速,人心也一樣,我也一樣。



蘋果:


其實,「墨守成規」這句成語,本來就是由「墨守」(出於:戰國策,齊策六)及「成規」(出於:三國志,卷四四,蔣琬等傳)兩句組合而成。

如果,能深入理解「墨守成規」成語的典故由來,就更能理解為何:
跟隨品牌:「墨守。成規」
領導品牌:「守墨。規成」
守墨,就是服從傳統,乖順。
規成,就是突破新創,叛逆。
乖順與叛逆,是創新者一體兩面,並非分開的特質。



蛇:


同意:
如果多一些人願意正視原點,創新就會更有力;
如果多一些人願意接受原點,創意就會更有利。
期望:
只願跟隨的,墨守成規的認命不怨天;
想要領導的,守墨規成的任命挑戰天。
自許:
命中的乖順可以叛逆些;
格裡的叛逆可以乖順些。

2011年10月13日 星期四

他沒死,他活著

他沒死,他活著


蛇(代表 蔣友柏):

他死了嗎?怎麼,我還在觸摸著他的靈魂,打著這封信給你?

他死了嗎,怎麼,手伸進口袋,我還摸得到他?

我們透過他交談,透過他思考,透過他聆聽音樂,透過他觀看影片,透過他閱讀,透過他創作....

不只如此,我們都曾透過他的靈魂,看見勇者如何面對創作的孤獨。

他的電話,那麼容易當機,我們怎麼一支接著一支,愛不釋手?

因為,多年前,從我們一開始碰觸他的Apple II,就觸摸到他孤獨卻又勇敢的靈魂,
而且,隨著他的年齡愈長,他的靈魂愈美,
我們愛他,因為我們多年來,與他的靈魂不斷交談;

所以,他沒死,他活者。


蘋果(代表 姚仁祿):

有人要我為此講一句話:

我心中浮現:

傳奇落幕,真偽者,欣喜;
革命剛起,爭位者,狂喜。

但故事卻不會死,真信者,將繼續譜出自己的下一章節。
這就是最強的App

我已記住了這個故事,體驗了他的勇敢。
所以,會用自己的方式,繼續孤獨,繼續勇敢,繼續我自己的App

Apple已超越品牌,而成為了價值。

這,就是他不死的原因。


蛇:

你說得好:「Apple 已經超越品牌,成為價值」。

雖然,許多人,懷疑永恆的可能,但是,成為價值,就是永恆;
代代相傳,一棒接著一棒的永恆﹍

從遠古,
第一個,望著遠處,敢於與眾不同,試著站起來走的猿;
第一個,對火著迷,敢於與眾不同,嘗試點火的人類遠祖;
第一個,對星思考,敢於與眾不同,想像星星到底多遠,光有多快的人;
第一個,望海思考,敢於與眾不同,想像海的邊緣是什麼的人?

這樣的 Think Different ,就是代代相傳的價值,就是永恆


蘋果:

所以心中被點燃的火叫做『勇敢』;
所以腦中被感染的病稱做『創新』。

當一顆蘋果掉到牛頓頭上時,萬物有了引力;
當一顆蘋果被賈伯斯撿起來後,科技有了拉力。

當媒體急著推舉「可能」的接班人,對手急著把握「可能」的翻盤時,
Apple價值感動的人們正在蛻變﹍

未來,消費者將以賈伯斯的要求看產品、玩科技、過生活﹍
這才是Apple對其對手下的戰帖。

相傳的,不是『我是接班人』。

而是,我已不再是我。


蛇:

因為,他喚醒消費者,以他的要求看產品。
所以,他沒死,他活者。

消費者,因為他而改變;
所以,消費者不會等待他的接班人,消費者只會跟隨新的領導人。


蘋果:

下一個領導者要超越的不是他,
而是為已具備新價值的市場再次的定義新價值﹍

這不會發生在西方世界,
而會在中原武林﹍

他沒死,因為種下的種子正在發芽。


蛇:

完全同意。

十字路口

十字路口

蛇(代表蔣友柏):

最近,很多週遭的人,都走到了十字路口。
最後,多數決定轉彎,為了累積未來價值。

但我看到的卻是:因為「比較」而決定離開已闢出的小道。

我的朋友在外商都活的不錯,分工又細。
身為設計師必須認知道自己的堅持,
自己開業一定可以賺到更多的錢。

而我所擔心的是:現在世界已經在快速轉變,
未來『設計、分工、與開業』的定義,一定會大變。
所以用過去的標準「比較」而做決定是否正確?

心中不免惋惜,因為運氣不夠的話,
就連下一次機會都不會再有了。


蘋果(代表姚仁祿):

你擔心,現在世界變化太快,朋友以過去的標準決定開業,也許錯了﹍

這不是時代的問題,這是亙古以來,人類必須面對的挑戰,
人生路,總是不斷在十字路口,困難抉擇,走出來的,
你的朋友,也是在困難中,抉擇了。

從你的角度看,也許替他覺得惋惜,
從他的角度看,他需要你的祝福的能量﹍

多年前,我大學還沒畢業,選擇了創業,決定不去上班,
以我的學校設計成績,上班的收入,大概會高於一般水平;

然而,雖然知道困難,我決定了創業,
父母無限擔心,
但是,只有勸告,沒有阻止;
沒有責罵,只有祝福;沒有放棄,只有協助﹍

近四十年了,如今回顧,
沒有阻止,只有協助與祝福,
是我們能給在十字路口,勇於抉擇,迎向陌生的人,最好的禮物。


蛇:

祝福是一定有的,支持是一定給的。
前題是:「在困難中決擇」。
目前我所看到的,只有一位是在困難中勇於抉擇。
對他,我不但有敬意,還會在他需要時,無條件的幫忙。
但對於其他自找麻煩的人,我很難借他們我的手。

我承認,創業時,也是自找麻煩。

為的,只是一口傲氣。
結果,碰到一堆鳥氣。

要不是運氣好與不服輸,已經躺平了。

只希望,在沒有想清楚前,別人不要自斷後路。

這很危險,很累,很險…

我知道,因為這就是我自找的道。


蘋果:

創業,如果是經過計算,覺得有成功機會才做的決定,
沒有「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是註定要失敗的;

自找麻煩,就是明知有麻煩,還是做了;
自討苦吃,就是明知有苦頭,還是向前。

自討苦吃型的創業,註定吃苦,但苦中作樂,成功失敗,都令人佩服;
精細算計型的創業,註定失敗,你說的對,不該開始。


蛇:

現在的人都太愛自己了。
好的都想要,壞的都想避。

在還沒建立起自己的價值時,就急著一心二用的創業。

更差的,
還不敢面對自己價值不足,只想找一份薪水高卻學不到東西的工作。

我過去失敗,因為一心二用的太早;
我現在成功,因為自找麻煩的太勤。

所以只能告誡朋友們:

情願與狼共舞,也絕不要與虎謀皮。


蘋果:

與狼共舞,是馴服了狼,是溝通,靠智慧......
與虎謀皮,是獵殺了虎,是殘殺,靠暴力。


蛇:

有時,你的詮釋,會讓我對自己的「文筆深度」嚇一跳。

要與狼共舞,必須先接受自己的不足,
才能在天地間,不畏自身的渺小,對天長嘯。

需要的不止是智慧與定力,還需要一定程度的自殘。

而與虎謀皮,需要的只是心機、資源、 與狠心。
任何「不是人」,都可以做到。


蘋果:

需要一定程度的自殘?這一點,我不理解。
願聞其詳。


蛇:

痛是身體的防衛措施。
不論是心靈上還是肉體上,痛覺都是停止進步的原因。

自省會痛,自傲會痛,自理也會痛。

要熬過,就要習慣自殘。


蘋果:

我懂了,也同意這個講法;

高中,我在建中打橄欖球,為了練習鬥牛,
每天下課,球隊隊員,頂著單槓的柱子練習,直到雙腳不斷顫抖,也不輕言放棄﹍

那時代,球隊不斷贏球,除了球技,靠的就是咬緊牙根,忍痛的功夫;
不過,近年來,大概很少有人願意這樣練忍功了。

其實,創業,也一樣;
忍受不斷失敗的屈辱,才有撥雲見日的可能。


蛇:

不只是創業,
我覺得做任何事,都要忍痛。

血、淚、汗的多寡決定成敗。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我都已經活了35年,還是在處理不如意﹍
要追求如意,可能要從童話故事中找。


蘋果:

這樣說,也許,太悲劇了些;

其實,童話,是現實世界的天堂﹍
現實世界,不會沒有如意事,只是,我們期待更多;

如果,在十字路口,我們不要寄望成功,而是祈禱能夠瞥見天堂的一角,
那麼,我們也許,真能遇見童話;

真希望,你選擇創業的朋友,能夠理解這個道理。



蛇:

想,他們應該不懂。

所以,我只好埋頭寫我的「第十九層地獄」。

期望在整理思緒時,可以看見天堂的面貌。


蘋果:

祝福!

請退下吧

請退下吧

蛇(代表 蔣友柏):

小孩子上學前,曾經想過,要讓他們讀私立小學,因為害怕公立小學的素質不好。
在多次的討論後,因為不想要小孩養成與別的學生比菲傭、
比家世、比有錢、 比面子﹍
所以還是決定讓他們正常的體驗一般國民的就學環境。

經過2年的觀察,雖然認可公立學校的教學方式與價值,
但也清楚的知道,到高年級後,
出國留學,是讓小孩有競爭力的唯一方法。
因為,學校中,也承襲了公家機關的慣性,
老的不退,新的就進不來。

我認為,教學的方法與價值,會決定一個學生是否有入社會的資格。

在台灣,私立學校製造出來的學生,只喜歡管人,而無法被管;
公立學校聘請而來的老師,只被要求聽話教書,而不能反傳統的「教育」。

不論何者,都已脫離未來的主流價值﹍

現在,已藉由每年的出國度假,讓小孩多體驗不同的文化﹍
希望,當他們要選擇時,可以講出想要的原因。


蘋果(代表 姚仁祿):

台灣,從我受教育的時代,到現在,升學,都是聯考(現在有各種新名詞)決定;
因此,學校教育,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考試考好,不是學會思考......

過去幾十年,台灣教育制度的最大悲劇,就是培養了許多無法獨立思考,只能人云亦云,聽命行事的人;

帶孩子出國多看,拓展眼界,固然是對;
但是,我認為,最重要的,莫過於,在台灣僵化的教育環境裡,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蛇:

我一直在試,但發現獨立思考的核心來自家庭,而非學校。
我的做法是(我太太所教我的):

讓小孩子知道自己已經長大了,在每個年紀要負不同的責任,
在每個年級要養成不同的習慣,並在每個階段產生不同的疑問。
這些價值,自然的會讓他們在人云亦云中,有自己的獨立個性。
也就是成為叛逆有道的人。

帶他們出國是去實際體驗各國的文化,讓他們可以清楚的看見台灣的僵化:

東京的多元與現代
沖繩的輕鬆與海岸
夏威夷的乾淨與生態
新加坡的趨勢與觀光

每一個「異國」體驗,都讓他們知道「本國」有哪裡不足? 要如何進步。

這些,都是老師所不敢教的,因為會教出叛逆的孩子。


蘋果:

用心,很佩服。

如果,在讓孩子,看見自己成長地方不足的同時,
也設法讓孩子,感受台灣的真、善與美感,那就更完整了。

敢於叛逆,是勇,也是美;
敢於誠實,是智,也是真;
敢於利他,是仁,也是善。


蛇:

台灣的真、善、 與美已經越來越商業化了。
所有的「新」國片與「舊」政治,都是以此為主題,進行包裝。
再加上新生代的「無頭」和舊世代的”無裡”,
我不看好,當我孩子成熟時,台灣會有留念的價值。

也許,把台灣視為家的感覺會傳承;
也許,為台灣創造品牌價值會繼續;
但,重要的是,要有做的理由。

勇於叛逆,是因為要建構舞台;

智於誠實,是因為要簡化生活;

仁於利他,是因為要佈局未來。

兩面說法,兩種真善美,兩類價值﹍卻都是一體。


蘋果:

確實如此,真、善、美常被政治、宗教與教育當成口頭禪利用。

你也有道理懷疑,孩子成長後,臺灣已經失去留念的價值。

以臺灣失敗的教育制度,我們確實都不知道,臺灣未來會如何?

不過,有兩句我喜歡的話,與您分享:
1)預測未來,最好的方法,是去創造。
2)就算明天是世界末日,我也要在花園裡,種一株玫瑰。

前者,是智慧的方法;後者,是浪漫的志氣...


蛇:

我不喜歡預測未來,因為會有錯誤的期望值。

我不斷試著創造未來,但發現,大環境的缺陷,很難用小世界彌補。
不過,我會一直用浪漫守護我的花園。
靜觀,每一秒的簡單所帶來的不凡。

還是老話一句:舊腦袋不退,留念的價值就會越來越少。


蘋果:

不要擔心舊腦袋,舊腦袋絕對撐不久;需要的,是去挑戰;
不要擔心大環境,大環境可以被翻轉;等待的,是好因緣。
倒是,我們應該心心念念掛意的,是,我們自己不要成了舊腦袋。


蛇:

有一天,我一定會變成舊腦袋。
這是命。
不過在那之前,會盡力為自己的花園創造好因緣,挑戰大環境。


蘋果:

我看我們都會,不過記得到時候,不要意見太多,惹人生厭就好。